探索研究

北京市基层党组织负责人素质评价标准课题研究报告

 一、研究的背景与思路

 

    (一)研究背景

 

    2004年9月1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要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使党的基层组织真正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党的基层组织负责人是基层党组织先进性的重要建设者和体现者,其素质高低、作用如何,直接影响到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影响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基层的贯彻落实,影响到社会的和谐和稳定。因此,对基层党组织负责人的工作性质和社会角色给予明确定位,对其素质标准给予明确规范,对加强基层党组织负责人队伍建设、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基层党组织负责人的素质评价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评价标准不统一,二是缺乏合理的评价指标与权重构成,三是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存在欠缺,评价结果与实践应用存在脱节现象。鉴于此,确定科学、客观、规范的基层党组织负责人评价标准已成为基层党建工作中面临的重要课题。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

 

    本课题的研究对象为北京市的基层党组织负责人,根据北京市的实际情况,主要以六类基层党组织负责人为研究重点,即:社区、农村、机关、高等院校、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基层党组织负责人。本课题的主要研究任务是:

 

    对基层党组织负责人进行分类和界定;

 

    确定不同类型基层党组织负责人的素质评价要素及其权重;

 

    进一步划分不同类型基层党组织负责人的评价指标及其权重;

 

    构建基层党组织负责人的素质评价体系。

 

    2.研究原则

 

    专家观点与实际工作者的意见相结合;

 

    个人基本素质与工作能力相结合;

 

    共同性与特殊性相结合。在研究中既考虑到不同类型基层党组织负责人的特点,也注意寻找其共同性,从而使评价标准具有可比性;

 

    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作为两大类科学研究方法,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各有优势与不足,综合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将有助于信息的收集和分析。

 

    3.研究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以专家研讨法和问卷调查法为主,文献研究和个案访谈为辅。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基层党组织的情况,科学地设计基层党组织负责人的素质评价标准,本课题在研究中吸取了党建研究、心理学、政治学、人才学和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知识与方法,从而丰富和完善了研究手段,增强了研究结果的信度和效度。

 

    二、研究流程

 

    (一)资料分析

 

    在确定研究任务与方法后,课题组对近年来的相关资料和文献进行了检索与查询,通过对文献资料的分析、整理,课题组进一步明确了研究的重点,并初步构建了本课题的理论框架。

 

    (二)专家研讨

 

    2006年9月,课题组就基层党组织负责人的类型划分、评价标准确定和评价体系等问题征求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事科学院、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相关专家的意见。根据我们的研究并参考专家意见,课题组将北京市基层党组织负责人的评价要素确定为六个方面,即:政治素质、品德素质、能力素质、知识素质、心理素质和健康水平,并对要素评价指标作了进一步的细分。

 

    (三)问卷调查

 

    针对六类研究对象,课题组分别设计了六份不同的调查问卷。调查问卷的主要内容分为两部分,一是要求被调查对象分别对六类不同的基层党组织负责人的评价要素赋予权重,以衡量不同的素质要素对评价基层党组织负责人的重要程度;二是要求被调查对象对不同素质要素的各项评价指标的重要性程度进行判定,从1到10分别划定10个等级,重要性依次增加。

 

    调查问卷主要发放给两类调查对象,一是专家,主要是政治学、心理学、管理学、人才学、社会学和党建研究等领域的学者,共发放300份;二是实际工作者,主要是在职的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和组织人事干部,共发放360份。最后,共计回收有效问卷642份,问卷有效回收率达97.3%。

 

    通过对问卷数据的录入、统计和分析,课题组形成了北京市基层党组织负责人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初稿,并在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

 

    三、数据分析

 

    (一)社区党组织负责人

 

    社区党建是新形势下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党组织是社区工作的领导核心,这就要求社区党组织负责人必须具备较高的素养。近几年来,由于各级党委高度重视社区党组织的建设,不断加大社区党组织负责人的选拔培养力度,使这支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明显提高,但从社区党组织负责人所担负的任务看,其年龄结构、知识结构、政治素质、工作能力等方面仍然存在一定差距。

 

    表1列出了专家和实际工作者对社区党组织负责人素质要素赋予的平均权重,以及各项素质要素的总平均分:

 

 

\

 

 

    从表1可以看出,专家和实际工作者对评价要素的权重排序基本相同,一致认为能力素质在各项要素中所占比例应为最高。

 

    社区党组织负责人是党在社区的“形象代表”,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因此必须保持头脑清醒,信念坚定,确保社区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从本次调查看,社区党组织负责人最需要具备的政治素质包括:熟悉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和坚持党性原则。三项指标相应的分数和权重如下表:

 

\

 

 

    随着社会经济生活的多样化,社区内的情况也变得较过去更为复杂。各种单位、各种组织,大小不一,性质多样,社区党组织很难用行政手段开展工作,而只能通过沟通、协商、协调的办法,整合社区各种资源,促进社区发展。这就要求社区党组织负责人要具备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和组织领导能力,同时还需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执行能力、宣传策划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

 

 

    社区党组织负责人的工作对象是社区群众,只有具备过硬的品德素质,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品德素质平均得分位于前五位的分别是服务意识、热情、敬业、公道正派和心胸开阔。

 

\

 

 

    社区党组织负责人应具备与社区建设和社区党建工作相适应的知识结构。在列举的八项知识素质指标中,得分前三位的分别是党务知识、社会知识和法律知识。专家和实际工作者均认为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应具有广博的知识面,对经济知识、管理知识、科技知识、公文知识、历史知识及其他知识均应有所了解,故课题组经讨论决定在知识素质的评价指标中列入其他知识。其他五类基层党组织负责人也参照此法处理。

 

\

 

 

    注:*其他知识的平均分为经济知识、管理知识、科技知识、公文知识、历史知识的总平均分。

 

    社区党组织负责人在实际工作中将面对各种各样的人和事,处理各种复杂矛盾,这就需要党组织负责人需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尤其要具备较强的自制力、坚韧性、自信心和灵活性。此四项评价指标的平均分及权重如下:

 

\

 

 

    在社区党组织负责人的评价中,专家和实际工作者的赋分基本相同。社区党组织负责人需要对社区的发展和进步表示积极主动的关心,并从行动上表现为积极推动社区的凝聚力和事业发展,它更加强调党组织负责人的实际工作经验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在这一点上,专家和实际工作者达成了共识。

 

    (二)农村基层党组织负责人

 

    城乡的二元化发展导致了农村与城市的差异,这种差异体现在方方面面,如风俗、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等。农村的党建工作要充分考虑当地的经济发展现状和农民的实际需要,才能将党建工作落到实处。农村基层党组织负责人的各项素质要素权重如下表:

 

\

 

 

    坚持党性原则,熟悉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这三项指标的权重明显高于另外两项政治素质指标。

 

\

 

    在列举的十五项能力素质指标中,得分前六位的分别是:沟通协调能力、组织领导能力、执行能力、宣传策划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

 

 

    在列举的十五项品德素质指标中,得分前五位的分别是:服务意识、公道正派、热情、敬业和心胸开阔。

 

\

 

 

    在列举的七项知识素质指标中,得分前三位的分别是党务知识、社会知识和法律知识。

 

\

 

 

    心理素质共列出了九项指标,得分靠前的是:自制力、坚韧性、自信心和灵活性。

 

\

 

 

 

    (三)机关党组织负责人

 

    机关党组织的建设,是机关完成各项任务、促进机关建设的重要保证。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机关,需要强有力的机关党建工作来提供政治上的保障。

 

    专家对机关党组织负责人的政治素质的赋分最高,实际工作者对品德素质的赋分最高,这反映出内部和外部人员对机关党组织负责人期望值的不同侧重点。其中政治素质和品德素质的平均赋分均为25%,能力素质平均赋分为20%,知识素质和心理素的质平均赋分均为15%。

 

    对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在列举的五项政治素质指标中,得分前三位的分别是:坚持党性原则(平均分为8.73,权重为40%),熟悉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平均分为8.60,权重为30%)和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平均分为8.53,权重为30%)。这表明机关党组织负责人要能够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并坚定不移地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

 

    调查问卷共列举了十四项能力素质指标,从被调查对象的评分看,得分最高的六项能力素质指标是:执行能力(平均分为8.33,权重为25%)、沟通协调能力(平均分为8.30,权重为20%)、组织领导能力(平均分为8.27,权重为20%)、语言表达能力(平均分为8.27,权重为15%)、宣传策划能力(平均分为8.20,权重为10%)和逻辑思维能力(平均分为8.00,权重为10%)。

 

    在列举的十五项品德素质指标中,得分前五位的分别是:公道正派(平均分为8.80,权重为25%)、服务意识(平均分为9.33,权重为25%)、热情(平均分为8.73,权重为20%)、敬业(平均分为8.53,权重为20%)和心胸开阔(平均分为8.53,权重为10%)。

 

    在列举的八项知识素质指标中,得分前三位的分别是党务知识(平均分为8.13,权重为30%)、社会知识(平均分为8.13,权重为30%)和公文知识(平均分为7.87,权重为20%)。机关工作的性质决定了机关党组织负责人需要掌握较好的公文知识,能够妥善处理各类文件。

 

    机关党组织负责人需要具备良好的自制力(平均分为8.27,权重为30%)和坚韧性(平均分为8.27,权重为30%),除此之外,还需有较强的自信心(平均分为8.00,权重为20%)和灵活性(平均分为7.93,权重为20%)。

 

    (四)高校院系党组织负责人

 

    经对回收的调查问卷统计分析发现,专家和实际工作者对五项素质要素赋予的权重相近。平均赋分由高到低分别是政治素质25%、能力素质25%、品德素质20%、知识素质15%和心理素质15%。

 

    高校党务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教师、学生的政治思想工作,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工作,发展党员、党内选举、干部的培养和选拔工作,纪检、统战、党校工作,党在群团组织中的工作等。提高高校党组织负责人的素质,关系着高校能否培养出更多的合格人才,因此,较高的政治素质和能力素质是对高校党组织负责人的必然要求。

 

    政治素质是党务工作者最基本的素质之一,作为高校的党组织负责人,要带头加强理论学习,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指导工作;要深刻领会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法规和文件,并带领大家去贯彻落实。高校院系党组织负责人政治素质的指标权重分别为坚持党行原则40%,熟悉党的路线、方针、政策30%,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30%。

 

    高校是知识分子云集的地方,文化层次较高,学习气氛活跃。党务工作者要将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教学、管理、服务的各项工作中去,就需要具备良好的能力素质。根据对专家和实际工作者的调查,高校院系的党组织负责人需要具备的能力主要有:逻辑思维能力(平均分为8.20,权重为10%)、语言表达能力(平均分为8.33,权重为15%)、沟通协调能力(平均分为8.53,权重为20%)、组织领导能力(平均分为8.47,权重为20%)、执行能力(平均分为8.40,权重为20%)和宣传策划能力(平均分为8.33,权重为15%)。

 

    高校中院系的党组织负责人肩负着为本院(系)的教学和管理提供组织和思想保障的重任,需要具备良好的品德素质。在本次调查中,十五项品德素质指标里得分前五位的分别是:公道正派(平均分为8.93,权重为25%)、服务意识(平均分为8.80,权重为25%)、热情(平均分为8.60,权重为20%)、敬业(平均分为8.67,权重为20%)和心胸开阔(平均分为8.60,权重为10%)。

 

    良好的知识结构是提高工作能力和做好工作的前提。高校院系的党组织负责人除了需具备党务知识(平均分为8.33,权重为30%)、社会知识(平均分为7.93,权重为30%)外,还需熟悉所在院系的专业知识(平均分为7.53,权重为20%),并具备广博的知识面(其他知识平均分为7.47,权重为20%)。

 

    要做好师生的思想政治工作,首先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师生关心的热点问题、焦点问题。高校院系党组织负责人心理素质的指标权重由高到低分别为自制力30%(平均分8.73),坚韧性和自信心均为25%(平均分为8.53、8.33),灵活性20%(平均分8.20)。

 

    在高校院系党组织负责人的评价中,专家和实际工作者的赋分基本相同,这可能是因为专家本身也多来自高校,因此与院系的党务工作者易于取得共识。

 

    (五)国有企业党组织负责人

 

    当前,国有企业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作为党的基层组织,企业的党支部要做好化解矛盾、调整关系、理顺情绪、消融难点的工作,这就对基层党组织负责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负责人的政治素质、能力素质和品德素质各占25%的权重,要搞好国有企业基层工作,就要促进企业党组织负责人素质全面发展,此外,知识素质所占权重为10%和心理素质为15%。

 

    在政治素质指标中,得分前三位的分别是:坚持党性原则(平均分为8.13,权重为40%),熟悉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平均分为8.07,权重为30%)和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平均分为8.00,权重为30%)。

 

    在列举的十四项能力素质指标中,得分前六位的分别是:沟通协调能力(平均分为8.36,权重为25%)、组织领导能力(平均分为8.29,权重为20%)、宣传策划能力(平均分为8.07,权重为20%)、执行能力(平均分为8.00,权重为15%)、逻辑思维能力(平均分为7.93,权重为10%)和语言表达能力(平均分为8.00,权重为10%)。

 

    在列举的十五项品德素质指标中,得分前五位的分别是:公道正派(平均分为8.64,权重为25%)、敬业(平均分为8.64,权重为25%)、服务意识(平均分为8.53,权重为20%)、热情(平均分为8.54,权重为20%)和心胸开阔(平均分为8.50,权重为10%)。

 

    在列举的七项知识素质指标中,得分前三位的分别是党务知识和社会知识(平均分为8.13,权重为30%)、经营管理知识(平均分为8.00,权重为20%)。与社区和高校不同,在国有企业党组织负责人的知识素质评价标准中,经营管理知识的平均分较高,反映了企业党建工作的特点。

 

    心理素质共列出了九项指标,得分靠前的是:自制力(平均分为8.13,权重为30%)、坚韧性(平均分为8.13,权重为30%)、灵活性(平均分为8.00,权重为20%)和自信心(平均分为7.93,权重为20%)。

 

    (六)民营企业党组织负责人

 

    非公有制经济的党组织是党建的一个全新领域。从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党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广大职工群众的联系、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需要出发,民营企业的党组织同样是基层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六大报告指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的基层组织的任务和职责包括: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引导和监督企业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领导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团结凝聚职工群众,维护各方的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健康发展。这就要求民营企业的党组织负责人需要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平均赋分为25%)、能力素质(平均赋分为30%)、品德素质(平均赋分为20%)、知识素质(平均赋分为10%)和心理素质(平均赋分为15%)。

 

    五项政治素质指标中,得分前三位的分别是:坚持党性原则(平均分为7.87,权重为40%),熟悉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平均分为7.60,权重为30%)和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平均分为7.53,权重为30%)。

 

    在列举的十四项能力素质指标中,得分前六位的分别是:沟通协调能力(平均分为8.47,权重为25%)、组织领导能力(平均分为8.33,权重为20%)、执行能力(平均分为8.27,权重为15%)、宣传策划能力(平均分为8.12,权重为15%)、语言表达能力(平均分为8.00,权重为15%)和逻辑思维能力(平均分为7.71,权重为10%)。

 

    在列举的十三项品德素质指标中,得分前五位的分别是:热情(平均分为8.93,权重为30%)、敬业(平均分为8.87,权重为25%)、服务意识(平均分为8.40,权重为20%)、公道正派(平均分为8.27,权重为15%)、心胸开阔(平均分为8.20,权重为10%)。

 

    在列举的八项知识素质指标中,得分前四位的分别是党务知识(平均分为8.27,权重为25%)、经营管理知识(平均分为7.87,权重为20%)、社会知识(平均分为7.80,权重为20%)和法律知识(平均分为7.33,权重为20%)。要做好民营企业的党建工作,不仅需要掌握党务知识、社会知识,也同时需要了解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掌握相关的法律、政策知识。

 

    心理素质共列出了九项指标,得分靠前的是:自制力(平均分为8.07,权重为20%)、坚韧性(平均分为8.13,权重为25%)、自信心(平均分为8.20,权重为25%)和灵活性(平均分为8.27,权重为30%)。

 

    四、评价体系

 

    根据以上得出的各评价指标及素质要素的权重,可构建不同类型基层党组织负责人的评价体系。

 

    (一)素质要素得分计算方法

 

    政治素质得分=∑(政治素质各指标得分×各指标相应的权重)

    能力素质得分=∑(能力素质各指标得分×各指标相应的权重)

    品德素质得分=∑(品德素质各指标得分×各指标相应的权重)

    知识素质得分=∑(知识素质各指标得分×各指标相应的权重)

    心理素质得分=∑(心理素质各指标得分×各指标相应的权重)

 

    (二)素质总分计算方法

 

    社区基层党组织负责人的素质总分=(政治素质得分×25%+能力素质得分×30%+品德素质得分×20%+知识素质得分×10%+心理素质得分×15%)×健康水平系数

 

    农村基层党组织负责人的素质总分=(政治素质得分×20%+能力素质得分×30%+品德素质得分×25%+知识素质得分×10%+心理素质得分×15%)×健康水平系数

 

    机关党组织负责人的素质总分=(政治素质得分×25%+能力素质得分×20%+品德素质得分×25%+知识素质得分×15%+心理素质得分×15%)×健康水平系数

 

    高校院系党组织负责人的素质总分=(政治素质得分×25%+能力素质得分×25%+品德素质得分×20%+知识素质得分×15%+心理素质得分×15%)×健康水平系数

 

    国有企业党组织负责人的素质总分=(政治素质得分×25%+能力素质得分×25%+品德素质得分×25%+知识素质得分×10%+心理素质得分×15%)×健康水平系数

 

    民营企业党组织负责人的素质总分=(政治素质得分×25%+能力素质得分×30%+品德素质得分×20%+知识素质得分×10%+心理素质得分×15%)×健康水平系数

 

    五、不同类型基层党组织负责人的评价标准比较

 

    (一)素质要素的比较

 

\

 

    基层党组织负责人的素质评价标准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量化考评,即政治素质、能力素质、品德素质、知识素质和心理素质,同时健康水平系数也是素质评价的一个重要影响因子。

 

    不同类型基层党组织负责人的评价标准中,不同素质要素的权重不同,其差别反映了工作岗位的不同。对于社区、民营企业和农村基层党组织负责人来说,能力素质是最重要的;高校更为强调政治素质和能力素质;机关更为看重政治素质和品德素质;而国有企业的基层党组织负责人的政治素质、能力素质和品德素质赋予了同样高的权重。

 

    (二)评价指标的比较

 

    课题组在设计问卷时,充分考虑了不同类型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因此在评价指标的设计中也体现了差异性。从问卷调查的统计数据看,政治素质指标在不同类型基层党组织负责人的评价标准中获得了高度一致,熟悉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和坚持党性原则这三项指标最终成为了政治素质的评价指标,并赋予了30%、30%和40%的权重。

 

    能力素质、品德素质和心理素质评价指标虽然基本相同,但各指标的权重略有差异。具体如下表所示:

 

\

 

    知识素质评价指标的不同则进一步反映了不同类型基层党组织负责人的工作对象、工作内容的差异。例如,企业的基层党组织负责人需具备一定的经营管理知识,高校院系的党组织负责人需要对所在院系的专业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机关的党组织负责人需要掌握较好的公文知识。总的说来,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均需具有广博的知识面,熟练掌握党务知识,熟悉社会知识,了解相关法律知识。

 

    六、对研究结果的讨论

 

    要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吸引力,就需要培养一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基层党组织负责人。本课题从当前党务工作的实际需要出发,根据岗位的不同,将研究对象确定为六类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即:社区、农村、机关、高校、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通过对专家和实际工作者的问卷调查与访谈,设计了以上六类基层党组织负责人的素质评价标准,并对评价指标及其权重进行了明确界定。本评价标准可操作性强,可以作为基层党组织负责人自我评价与诊断的有效工具,也可以作为人员甄选的依据或参考。

 

    在作为人员甄选工具使用时,实施评价的主体可由被评价人的领导、所在党组织的成员和一定比例的群众代表构成。具体评价方法如下:

 

    党组织负责人的实际得分=主管领导评价得分×30%+党组织成员评价得分×30%+群众评价得分×40%

 

    由于时间仓促,本研究所提出的基层党组织负责人评价体系难免存在疏漏,我们将根据实际使用情况不断修正和完善这一体系。

上一篇: 《关于完善公开选拔制度的研究》  
下一篇:首都人才资源能力建设研究课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