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研究

晕轮效应



是什么?

      晕轮效应最早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爱德华·桑戴克于20世纪20年代提出的。他认为,人们对人的认知和判断往往只从局部出发,扩散而得出整体印象,也即常常以偏概全。 一个人如果被标明是好的,他就会被一种积极肯定的光环笼罩,并被赋予一切都好的品质;如果一个人被标明是坏的,他就被一种消极否定的光环所笼罩,并被认为具有各种坏品质。这就好象刮风天气前夜月亮周围出现的圆环(月晕),其实呢,圆环不过是月亮光的扩大化而已。据此,桑戴克为这一心理现象起了一个恰如其分的名称“晕轮效应”,也称作“光环作用”。


\

相关实验

      美国心理学家凯利以麻省理工学院的两个班级的学生分别做了一个试验。上课之前,实验者向学生宣布,临时请一位研究生来代课。接着告知学生有关这位研究生的一些情况。其中,向一个班学生介绍这位研究生具有热情、勤奋、务实、果断等项品质、向另一班学生介绍的信息除了将“热情”换成了“冷漠”之外,其余各项都相同。而学生们并不知道。两种介绍间的差别是:下课之后,前一班的学生与研究生一见如故,亲密攀谈;另一个班的学生对他却敬而远之,冷谈回避。可见,仅介绍中的一词之别,竟会影响到整体的印象。学生们戴着这种有色镜去观察代课者,而这位研究生就被罩上了不同色彩的晕轮。

心理学成因

     1.知觉特征——整体性

      我们在知觉客观事物时,并不是对知觉对象的个别属性或部分孤立地进行感知的,而总是倾向于把具有不同属性、不同部分的对象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这是因为知觉对象的各种属性和部分是有机地联系成一个复合刺激物的。譬如,我们闭着眼睛,只闻到苹果的气味,或只摸到苹果的形状,我们头脑中就形成了有关苹果的完整印象,因为经验为我们弥补了苹果的其他特征,如颜色(绿中透红)、滋味(甜的)、触摸感(光滑的),等等。由于知觉整体性作用,我们知觉客观事物就能迅速而明了,“窥一斑而见全豹”,用不着逐一地知觉每个个别属性了。

      2. 内隐人格理论

      人的有些品质之间是有其内在联系的。比如,热情的人往往对人比较亲切友好,富于幽默感,肯帮助别人,容易相处;而“冷漠”的人较为孤独、古板,不愿求人,比较难相处。这样,对某人只要有了“热情”或“冷漠”的一个核心特征,我们就会自然而然地去补足其他有关联的特征。另外,就人的性格结构而言,各种性格特征在每个具体的人身上总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例如,具有勇敢正直,不畏强暴性格特征的人,往往还表现在处世待人上襟怀坦白,敢作敢为,在外表上端庄大方,恳切自然。而一个具有自私自利,欺软怕硬性格特征的人,则会在其他方面表现出虚伪阴险,心口不一,或阿谈奉承,或骄横跋扈。这些特征也会在举止表情上反映出来。于是,人们既可从外表知觉内心,又可从内在性格特征泛化到对外表的评价上。这样就产生了晕轮效应。

面试中的晕轮效应

 
\
 
      1.面试官自己偏好
 
  对于面试官按照自己偏好评价人,在很多企业的招聘企业面试招聘面试中时有发生,也最难避免。比如面试考官很看重学历时有发生比如面试、他对高学历者一定是青睐有加,在面试开始之前,学历有加开始面试稍低者就铁定已失一分。或者另一位面试官是做市场、搞面试市场或者销售出身,对能言善辩者就常有几分好感,而忽略了目前能言善辩好感出身企业所招聘岗位的特点和要求。

      2.以点盖面

  面试官常常会由于应聘者的某一项突出的优点,而草面试常常优点率做出整体的判断。比如在招聘项目开发负责人时,某位负责人开发比如应聘者显示出高超的软件开发能力,面试官就有可能误认开发显示软件为他是项目开发负责人的合适人选。但实际上,担任项目实际上负责人开发开发负责人一职,更为重要的是要具备团队协调能力和项负责人开发团队目管理能力,而不仅仅是有软件开发能力。

      3.先入为主

  所谓先入为主,就是面试官在面试刚一开始就对应聘先入为主开始面试者有了一个比较固定的印象。这种印象很难在短时间内改这种比较时间变。比如说:面试官对应聘者的第一印象是诚实和友善的诚实比如面试,那么当发现应聘者的第一个谎言时,会认为是无心之过认为那么无心或是过份紧张,是可原谅的;而如果面试官对应聘者的第一面试紧张或是印象是油滑和伪善的,那么当发现应聘者的第一个谎言时伪善油滑那么,会认为是习惯使然或是有意为之,是不可原谅的。

如何克服?

      1.注意投射倾向

      有些人总是从好的一面来解释别人,因为他本人就是一副菩萨心肠。而有些人则总是从恶意来判断他人的行为,即使是好事,他也会认为这是“别有用心”,这是因为他本人猜疑心重。这种把自己的某些心理特点附加给对方的现象,即“投射倾向”。

      2.注意第一印象

      两个素不相识的人,初次见面后所形成的直观感觉在心理学上称为第一印象。由于它有先入为主的特点,因而往往比较深刻。但初次接触所提供给你的判断材料不仅十分有限,而且往往是比较外在的,往往还具有一定的虚假性。

       3.注意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就是所谓类化作用,按照预想的类型将人分为不同种类,然后贴上标签,按图索骥。比如,提起教师便想到“文质彬彬”,说到商人,总和“唯利是图”挂起钩来,等等。刻板印象的形成,往往始于对某一类人普遍特征的归类,这是一种简单的认识,虽然有利于对某一群人做概括的了解,但也很容易产生偏差。

       4.避免以貌取人

      一项心理实验中显示,当人们被要求在一堆他们不认识的照片中分别找出“好人”与“罪犯”时,总会受到外貌晕轮效应的影响,即表现出按外貌分类的倾向。这种“由表及里”的推断,含有很大的偏见成份。为此,只要我们在认识他人的问题上,确立不满足于表象,而注重了解对方心理、行为等深层结构,我们就能有效地摆脱外貌晕轮效应的影响。

      陕西双高佳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是北京双高人才发展中心的控股分支机构,主营考试外包、竞争性选拔、人才选聘、后备干部选拔、校园招考、人才盘点等人才测评服务;人才发展规划、人才储备与队伍建设、组织设计与优化、职业生涯发展体系构建、基于岗位与能力的绩效管理体系、基于价值的薪酬体系设计等管理咨询服务;基于组织优劣势和实际需要的定制化培训服务。www.snshuanggao.com  咨询电话029-81029769

上一篇:冰山模型  
下一篇:行为事件访谈法